******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5年7月2日至2025年7月9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
联系地址:清远市生态环境局佛冈分局行政审批股,邮编:511600
联系电话:******
传 真:******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
建设单位: | ******有限公司 |
建设地点: |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石角镇科创路2号1栋101-901房 |
环评机构: | ******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为6056.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4653.3平方米。项目主要从事塑料制品的生产,设计年产PET片材400吨、PET吸塑制品3000吨、PP片材400吨、PP吸塑制品1000吨。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5万元。本项目劳动定员30人,均不在项目内食宿,每天工作8小时,年工作300天,一天两班制,每班8小时,每天工作16小时。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环境空气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根据《报告表》,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投料废气、碎料废气、挤出废气、压延废气、吸塑废气废气,拟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详见表1、表2。 表1 项目有组织排放废气拟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 产污区域 | 产污源 | 主要污染物 | 收集方式 | 处理措施 | 排气筒 | 执行标准 | 高度 | 编号 | 厂房 | 挤出、压延、吸塑工序 | 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 | 密闭收集 | 二级活性炭 | 15m | DA001 | 非甲烷总烃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含2024年修改单)中表5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中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
表2 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拟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 产污区域 | 产污源 | 主要污染物 | 收集及处理方式 | 执行标准 | 厂区 | 投料、碎料工序 | 颗粒物 | 无组织排放 | 厂界非甲烷总烃、颗粒物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含2024年修改单)表9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表A.1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的特别排放限值;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厂界标准排放限值 | 挤出、压延、吸塑工序 | 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 | 未收集部分,无组织排放 |
根据《报告表》分析,项目废气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二)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根据《报告表》,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 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和佛冈县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标准较严者后,排入佛冈县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根据《报告表》分析,项目废水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三)声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根据《报告表》,项目噪声污染源主要来源于生产设备运转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噪声源等效声级在70~85dB(A)之间。 项目采取的主要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包括: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生产设备,加强噪声设备的维护管理;对高噪声设备安装隔声减震垫。 根据《报告表》分析,项目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4类标准,对项目周边区域及环境敏感目标的声环境的影响不大。 (四)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措施及环境影响 根据《报告表》,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 项目运营过程涉及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为不合格品、废包装材料,其中不合格品回用于生产,废包装材料交由专业回收公司回收处理。 危险废物主要为废含油抹布/手套、废机油、废机油桶、废活性炭,妥善收集贮存后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资质单位收运处置。 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根据《报告表》分析,采取上述措施处理后,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五)地下水、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根据《报告表》,项目采用相应防漏防渗措施后,对地下水、土壤环境的影响较小。 (六)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根据《报告表》,项目涉及的风险物质包括机油、废含油抹布/手套、废润滑油、废润滑油桶、废活性炭******消防及安监部门要求,做好事故防范措施,设立健全的公司突发环境事故应急组织机构,以便采取更有效措施来监测灾情及防止环境污染事故进一步扩散。由于项目所使用的原料不构成重大危险源,在采取以上措施的情况下,项目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很低,项目环境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